谁是我国“英语惯用法之父”?

匿名2022-05-16 11:08:29
专稿回答

   在我国外语界,有这样一位著名学者;他是英语惯用法权威、英语教育家和词典编纂家,被人们尊称为“英语惯用法之父”。 


英语惯用法之父.jpg

葛传椝先生(中)


    他,就是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葛传椝先生。他1906年出生于上海嘉定, 幼时家境清贫,初中辍学后,自学英语。1921年考入上海电报传习所,翌年至上海崇明中学任教。1925年起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在任职其间用6年时间编写了《英文用法大字典》(后改为《英语惯用法词典》),是为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语惯用法词典。1945年起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195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任教于复旦大学。1975年出版了极具影响力的《新英汉词典》,是主要编纂者之一;1983年出版了《葛传槼英文写作》和《葛传槼英语惯用法词典》,为我国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两本高质量的工具书。1992年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葛先生是一个神话。他没有读过大学,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硬是靠自学成才,变成了英语泰斗,乃至后来成为复旦大学英语的“三巨头”(big three)之一,另两位是系主任杨岂深先生和教授徐燕谋先生。说他最牛,那就是英国的惯用法掌门人福勒(H.W. Fowler)先生编的《标准英语》(King's English);葛先生给编者写信,挑出该书里的几十处错误,福勒回信称赞。葛先生专注于研究英语用法,成为此方面专家。学生们戏称他有“三大法宝”:即断定名词是可数不可数,前面应加定冠词不定冠词,动词是及物还是不及物。后人回忆他,也说他“爱读书,但是只是爱好字词”。每当他发现一个新用法,就高兴得手舞足蹈。


    葛先生的学生、《英汉大词典》的主编陆谷孙先生以前上课,每当说起一个词时,就能顺口拖出词典里的一大堆例句。《英汉大词典》里的每个例句,都是他和同事从各种报刊杂志书本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十分辛苦。但他说最辛苦的还是帮葛传椝编《新英汉词典》。那时还没有电脑,所有字词例句都抄在小纸条上,布满整个房间。夏天,每个人汗流浃背,却不敢开电扇,怕把几万张小纸条吹飞了。陆先生常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再也没有他们当年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干不了编词典的苦差使。葛先生和陆先生的英语都地道得看不出一点外国人的痕迹。


    文学家、《新发现》杂志的主编严锋先生在《万象》杂志上撰文说过自己是如何逐字抄写《英语惯用法词典》的。其中有,其父在上海期间,曾经去复旦大学拜访过葛先生。据他说,交谈内容虽已不记得,但对葛先生在英语词汇方面无所不知的风范崇拜得五体投地。这本书被严先生提起,他立刻到处找,忽然发现这本书虽然出了新版,但是很难买到。他问了外语书店老板,据说此书很不好卖,所以曾经有过也被退货,遑论再进了。


    教育家周仪荣先生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场养牛,从熟人处得到一本由葛先生编的《英语惯用法词典》,并从书店购得一本由张其春、蔡文萦二位先生合编的《简明英汉词典》。他对这两本书爱不释手,一面放牛一面研读,从中获益匪浅。由于当时没有其他英文资料,他就把词典当作教材,用它们来教其儿子英语。


    葛先生的外甥、曾任我国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先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过舅父不少的指点和辅导。少年时代,每逢休息日,钱先生都会到舅父家学习英语。葛先生带着他一起看英文报纸,还陪他一起练口语,俨然将其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栽培,为其日后走上外交道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葛传椝先生不仅是我国英语惯用法之父,而且是外语界的一个传奇,同时也是我们英语学习者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


    文/何萍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本文属原作者授权投稿专栏,须取得本网站的书面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顶部
【稿件授权平台:学识网】